香港  北京 上海  广州  深圳   厦门   杭州   沈阳   成都   大连   郑州   美国  澳大利亚  新西兰  新加坡  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全国免费热线:4008-303-103
香港总部: 00852-2868-9200

移民第二代走在破茧化蝶路上

分享到:
2014-02-08

移民第二代走在破茧化蝶路上
  4岁到美国,10岁到加拿大,今年5月大学刚毕业的张际,经常会为自己的归属而困惑。心理学学士的她平时特别喜欢思索,睡觉前会抽出时间思考一下一天的生活,哪些地方让她感到很愉悦,哪些地方需要弥补,未来的计划等等。经常的独处遐思,使她显得很冷静和成熟。
  选择读心理学始于10年级的一次偶然,张际表示以前父母希望他做律师或者医生。10年级的时候她到图书馆看书,随便挑了一本心理学的书,一下子被其中的内容吸引住了,这件事情竟然影响了她择业的决定。她回忆说,父母对心理学不太了解,觉得太虚无,她花了很多的时间给他们讲解,最后父母说依了你,只要你开心就好。
  张际表示一个人醒来的时候,想到上班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,这对人生来说是最重要的,所以选择职业一定要选择喜欢的。她从小乐于助人,因此做心理医生帮助那些心灵遭受创伤的人是最合适不过的。
  回忆在皇后大学读书的日子,她表示加拿大的大学竞争很厉害,刚入学的时候全心理学专业有500人,第二年只留下80%,最后一年可以毕业的只剩下 150人了,这其中有10名是华裔,男生没有一个。张际表示,男生可能喜欢做一些大的事业吧,觉得心理医生有些婆婆妈妈,因此在心理学专业看到男生会稀奇的。
  另外,以往学心理学的华人很少,学校的教授们对华人心理了解不多,尤其是加拿大华裔新移民这几年激增,面临失业、不得志以及由此引起的家庭纠纷,让华裔新移民心理压力特别大,而西人心理专业的培训中,对华裔心理研究不多,甚至是空白或者不够重视。她认为,像她这样的华裔学生未来可以填补这个空白。
  然而,正像开头所说她在观看奥运会的时候,经常是该为中国队加油还是加拿大队加油而困惑,在学校里和中国刚来的学生觉得不是一类,也和在这里长大的华裔也觉得不是一类,然而和他们又都有共同话题,这种矛盾一直困扰着她。张际几年来去过中国几次,体会到中国人对心理疾病似乎有一种忌讳,遇到这样的病人总会说他是想不开,以后慢慢就好了,不会想找心理医生去进行治疗,这让她有一种责任感希望未来有所改变。
  因为学心理学的缘故,她一直以平静公正的心态去看待社会。就连女生特有的小性子都没有,她表示从高中开始她都没有在朋友中划过小圈子,对谁都不分远近,不东家长西家短的搞八卦,从来不凭印象先入为主待人,不随意给人下评语。与人亲善是她最大的特点,也是必备的职业素质。
  心理学医生是一个高收入的职业,但是化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。4年本科、2年硕士、4年博士才能去心理诊所实习,然后去考取执业牌照,算下来快的话也要12年。面对未来漫长的道路,张际表示要读书就要牺牲点臭美的时间,但决不会做一个书呆子。
美亚置业集团